學校管理 |
學校管理架構 | : | 學校管理架構分為(一) 學校領導與管理,(二) 學與教,(三) 學生支持與成長三個部份。主要由校長及兩位副校長統籌及領導。轄下分為不同科本及行政小組由中層及老師統籌。 |
法團校董會/學校管理委員會/校董會 | : | 法團校董會於二零一五年八月成立,法團成員由辦學團體和持分者組成。當中包括老師、家長及獨立會員。 |
環保政策 | : | 本校師生透過學校建議的措施和舉行的活動,合力推動愛惜資源和減少廢物,攜手建立可持續發展的環保校園。 |
學校關注事項 | : | 1. 優化教學質素。
2. 提升學生素養。 |
教學規劃 |
學習和教學策略 | : | 本校的課堂設計貫徹本校的教育理念,提供一個互動的學習氛圍,以引起學生學習動機,讓學生投入參與具啟發性的課堂活動,從而培養學生反思自察的能力,並提升學習效能。 |
關鍵項目的發展 | : | 學校安排早讀、圖書日、「明日閱讀」計劃及閱讀獎勵計劃,建立熱愛閱讀的校園氛圍。透過各級的專題研習,學生能有系統地發展其共通能力與學習技巧。教師結合資訊科技與學科資源,促進學生間之互動和提升學習成效。德育及公民教育滲透於日常的學習活動,學生透過正規與非正規課程,培養良好品德和公民素養。 |
共通能力的培養 | : | 通過日常學與教以及不同學習活動,發展學生九大共通能力:溝通能力、批判性思考能力、創造力、協作能力、運用資訊科技能力、運算能力、解決問題能力、自我管理能力和研習能力。 |
學生支援 |
全校參與照顧學生個別差異 | : | 1. 甄選及訓練資優生參與抽離式課程及比賽。
2. 提供中、英、數小組教學。
3. 安排「成長的天空」計劃,提升高小學生的抗逆力。
4. 透過「小一及早識別計劃」,為有特殊學習需要之小一生提供支援。
5. 為有言語障礙之學生提供言語治療。
6. 為有需要學生提供課後功課輔導班以及功課和測考調適。 |
課程剪裁及調適措施 | : | 1. 提早通知及調適默書範圍。
2. 調節測考試卷之字體大小。
3. 讀卷。
4. 接受學生利用數字及符號標示答案。
5. 延長測考時間。 |
家校合作及校風 |
家校合作 | : | 本校家長教師會乃家校合作的重要橋樑。家教會與學校目標一致,致力為學生發展做到最好。瑪利曼家教會不僅為學校提供實際協助,也積極促進家校溝通。家教會亦定期舉辦不同活動以加強家長間的溝通。 |
校風 | : | 學生、教師及家長對學校有強烈的歸屬感。師生及家校關係和諧。訓輔組和家長教師會合作無間,使學生的身心得以均衡發展。 |
學校發展 |
學校發展計劃 | : | 1. 優質學與教。
2. 優化學生行為。 |
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| : | 本校定期舉行不同的教師發展活動及培訓,讓教師緊貼現行教育政策,與時並進。為配合學生及學校需要,學校以「教師諮詢委員會」建議之教師能力架構作為教師培訓之參考。 |
學費減免 | : | 不適用。 |